——儿童的心里因素
唯一重要的方法是心理因素的扩展和类化作用的方法。教材只不过是精神的食粮,是可能具有营养作用的材料。它不能自己消化;它不能自动地变为骨骼、血和肉。学校里任何僵死的、机械的和形式主义的东西的根源,在儿童的生活和经验从属于课程的情况下恰好找得到。正因为这样,"学习"已经变成令人厌烦的同义语,一堂课等于一种苦役。
这两种类型的理论所提出的这种课程与儿童根本对立的观点,可以用一系列其他的名词加以复述。"训练"是那些夸大学科作用的人的口号;"兴趣"是那些大肆宣扬"儿童"的人的口号。前秆的观点是逻辑的,后者的观点是心理的。前者强调教师必须有充分的训练和学识,后者强调教师必须具有对儿童的同情心和关于儿童的天赋本能的知识。"指导和控制"是这一个学派的口号,"自由和主动性"是另一个学派的口号。规律是这里所维护的;自发性是那里所宣称的。一个学派认为许多年代在苦痛的和艰难中造成的那种旧的和保存下来的东西是可贵的,而那些新的、变动中的和进步的东西却博得另~个学派的喜爱。死气沉沉和墨守成规,乱作一团和无政府主义,是两个学派反复来回的指控。一方面关于无视神圣权威的职责的指控,只能遭到另一方面的残暴的专制压制个性的反击。
这种对立的观点是很少达到它们的逻辑的结论的。常识在这些结论的极端对立面前畏缩不前了。当常识徘徊摇摆在前后矛盾的、折衷方案的迷宫里的时候,就只好把这类对立观点交给理论家了。使理论和实际常识紧密结合的需要,提醒我们回到最初的命题;这里我们有着在教育过程中必须相互联系的~些因素,因为这恰恰是关于相互的作用和适应的问题。
(本文摘自[美]约翰.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